《人之彼岸》郝景芳-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人之彼岸》,作者:郝景芳

一. 《人之彼岸》经典语录:

  1. 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之彼岸,即人与人工智能彼此映照。”
  2. 对人工智能的理性思考:“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最大的差异或许是:真实世界与抽象符号之间的关联性。人工智能处理的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人类头脑处理的是真实世界到符号的投影。”
  3. 对生命与存在的探索:“他们终于懂得,什么叫作刹那永恒。他们看见很多很多片段:一些以为自己已经遗忘的人脸,一些幼年上学时伤过自己的话,一些不愿意想起来的争吵片段。”
  4. 对自我认知的反思:“当一个人自身不确定,就觉得四周都是要改变自己的力量,一旦自身确定了,再看其他人、其他事,就成了画,画里都是有趣的人。”
  5. 对未来的展望:“如果把时间线拉得很长很长,一直长到未来人出生后植入的人工芯片仿佛出生证明一样成为标配,你就再也无法分辨谁是人,谁是AI化的人了。”
  6. 对学习的理解:“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提高以下三点能力:与AI相处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超越AI的能力。”
  7. 对人性与机器的探讨:“人与AI隔岸而望,作为理性的AI,是否一定能把人类非理性的一套心理表征学个差不多?”
  8.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真正的人生成就,属于极致的沉醉者。就好像全世界不存在,只有自己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9. 对孤独与理解的渴望:“我已得到我想要的。不是姑娘,不是典籍,不是花园,不是无边无际的星空,而是在一个荒芜的山顶上,有人听懂我的话。”
  10. 对勇气与智慧的赞美:“愿你一生勇敢,不负聪明。这个世界上的高山太多了,如果没有热爱,根本无从选择。”

二.《人之彼岸》讲了什么?

《人之彼岸》是郝景芳继《北京折叠》后的又一力作,是一部融合了科幻与科普元素的小说集。书中不仅包含了郝景芳最新创作的六篇中短篇小说,还附加了两篇解读人工智能的文章。这些故事围绕着人与人工智能的纠葛展开,场景设定既涵盖了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人工智能产品,也涉及了预设的地球被云计算操控的宏大场面。

在《人之彼岸》中,郝景芳通过六个科幻故事,以引人入胜的笔触将“人工智能”拉到读者眼前。这些故事按照由远及近的时间顺序展开,探讨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在其中一个故事中,创业者任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自己分成多个相同的“自己”,从而能够同时兼顾多场活动和约会;在另一个故事中,名为陈达的智能管家“目睹”了主人林达被谋杀的过程,引发了对人工智能伦理和责任的深刻思考。

除了科幻故事外,郝景芳还在书中附上了两篇非科幻思考的文章,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解答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困惑。她以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为例,讲解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不同之处,并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应该如何学习、如何与AI相处等话题。

三.《人之彼岸》读后感

读完郝景芳的《人之彼岸》,我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现实与未来的科幻之旅。这部作品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郝景芳独特的科幻想象力和文学才华,更让我对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人之彼岸》中,郝景芳通过六个科幻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纠葛与碰撞。这些故事既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情节,又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我被书中对人工智能伦理和责任的探讨所吸引,也对人工智能未来可能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感到担忧。同时,我也被郝景芳对人工智能的理性思考所打动,她并没有一味地夸大人工智能的威胁性,而是客观地分析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不同之处,并探讨了人类应该如何与AI相处、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力。

除了科幻故事外,郝景芳还在书中附上了两篇非科幻思考的文章,这些文章让我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我特别喜欢她对AlphaGo的解读,通过这个例子,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不同之处,也更加明白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应该如何学习和提升自己。

总的来说,《人之彼岸》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思考的作品。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郝景芳独特的科幻想象力和文学才华,更让我对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相信这部作品会对每一个读者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